Chapter 2. 發病過程

這一章來跟大家分享發病的過程,這是朋友們最常問我的問題。從第二章到第五章,四個章節中我用時間序列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讓大家比較容易知道發病前後的狀況。現在開始時間回溯到2018年的8月15號。


一如往常

2018年8月15號,星期三,這天工作情況還好。早上10點到12點,例行會議。下午2點project team覆驗一個Bug。之前測試數據不佳,直覺是實驗手法或版本有問題。覆驗後結果恢復正常。大約三點,離開實驗室,上樓參加另一個會議,討論播放聲音的大小聲的問題,會議進行約10分鐘,陳述過程中,突然覺得胸口悶悶的,但狀況還好。註:這個會議過程很平和,沒有什麼激烈的討論。會議約3點半結束,又下樓繼續觀察其他的測試,坐在沙發上時,胸口還是微微的悶。看了幾輪測試,實驗結果有改善,離開實驗室,回到座位上休息。

閉目養神10分鐘,這時布魯斯同事過來發下午茶,撿了一片肉乾,同事通常會將剩下的食物都給我,大感恩。我禮貌的跟同事說: 我的身體有點不舒服,這樣就好。接著趴在桌上休息10分鐘,胸悶緩解,但還是有點不舒服。猶豫幾分鐘,轉頭請同事HY陪我去一趟醫務室。就這一個決定就了我一命吧!聯城大樓沒有專屬的醫務室,最近的醫務室在承德大樓大約有10分鐘的路程,同事HY帶著我緩緩步行過去。現在的狀況已經恢復正常。


前往急診

到達醫務室後,量血壓。第一次160,因為剛步行一段時間,血壓偏高應是正常的現象。第二次150,已經慢慢下降。,第三次約140,已經下降到正常的區間。雖然血壓下降了,但是護士建議快下班了,走一趟醫院,檢查一下比較保險。公司護士這一個建議也是救了我一命! 因為症狀已經緩解,很猶豫是不是要跑一趟急診,因為公司離榮總很近,最終還是決定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再回家。因此護士叫了救護車,同事HY陪同走一趟榮總。

到達醫院,第一次抽血檢查,數據正常。但是急診室的主任建議我待在醫院,隔六小時再抽一次血可以更確認是否是心肌梗塞,考慮了很久,很想回家,但在醫生苦口婆心的建議下待在醫院靜待下一次的抽血結果。醫生說通常幾百裡面有一兩個會有問題,留下來驗比較保險。


急轉直下

晚上11點,第二次抽血。抽血後約20分鐘,醫生和護士快速跑到我的身邊,將我從觀察室緊急推到治療間,收到人生第一張病危通知,自己先簽名,記得當時我還面帶微笑地跟醫生詢問發生什麼事情。當天值班的醫生跟我說明,你馬上有心肌梗塞的可能,需要馬上通知家人到達醫院。撥電話給老婆,請岳父母幫忙打點好兩個小朋友後,岳父和老婆趕往醫院,大約在凌晨1點到達醫院。

在等待加護病房的空檔期間,大約有20分鐘的時間,我的腦筋思路倒是相當的清楚。老婆來到醫院後,我用五分鐘快速交代我的身後之事和處理細節。之後馬上被送進心臟加護病房,身上貼滿生命徵象監控的貼片連接到擺在頭上的儀器,逼逼聲不絕於耳。

2018年8月16號,星期四的凌晨,加護病房的第一天,睡得還算安穩。但是在加護病房外面守候的家人可能就不這麼輕鬆,他們並不清楚裡面的狀況,聽他的描述家屬休息室晚上冷氣相當強,相當的冷。

加護病房每天早上11點只有這一個時段家人可以進來短暫探望,這時候我身體感覺一切正常並沒有什麼異狀。醫院已安排榮總心臟內科的黃偉銘醫師進行緊急的心導管手術,是下午的第一刀。進手術房之前跟老婆聊天,我還樂觀的認為:從發病到現在症狀都不嚴重,胸悶也緩解了,血管阻塞的病情應該不嚴重,基本的氣球擴張術應該就可以治癒。

在故事繼續下去之前需要跟各位科普一下心臟的構造和心肌梗塞的成因。以下知識如果有錯,歡迎指正,請不要炮我。畢竟我並不是專業的醫生,我的知識也是從網路上一點一滴搜尋來的。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形容醫學的專業知識。網路上有相當相當多的文章在描述心臟疾病,個人蠻推薦閱讀榮總心臟內科的衛教頁籤中的文章,大概10篇文章,大多是在2019年修訂的。


心肌梗塞ABC

心臟的動脈主要有三條的血管來負責供應整顆心臟的血液,分別是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左迴旋支。三條血管中以左前降支最重要,大約供應心臟一半養分。每一條血管旁邊都還有很多的分支,每一條分支都有它特殊的編號。各個主血管和分支之間有許多微血管連結,這有點像1號跟3號的國道中間有某些的地方會連同在一起,有大條的也有很小條的道路。

所謂的心肌梗塞,就是三條主要的血管中有某幾條塞住了,因為這些血管供應心臟氧氣和養分,如果有阻塞的現象,臨床上會出現心絞痛、胸悶,急性胸痛等症狀。胸痛的表現有許多變化,可能是頻繁且劇烈的疼痛,有些這是非典型的疼痛表現,例如輕微的胸悶、上腹部疼痛、呼吸困難等。至於側支的血管若是有阻塞,也是會有胸悶胸痛的現象,但是因為不是主要供應養分的血管,通常症狀不會很嚴重。以我的症狀,屬於非典型的疼痛,因為只是輕微的胸悶,還不到痛的地步!而且10分鐘之內就恢復。

心臟的血管會阻塞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這有點像我們居家浴室的排水孔,當水管的管壁不平滑的時候,這時候就容易卡一些髒東西,時間久了就會阻塞。我們的血管是一個神奇的構造,是有彈性的,但我們長時間大魚大肉、進食高油脂的食物,脂肪就會在我們的血管璧旁堆積,然後血管就越來越厚,內徑就越來越小,彈性也越來越差。當阻塞率到達八九成的時候,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如果工作壓力大或者情緒波動的時候,血壓飆高時就會產生症狀。如果心臟養分一時間供應不及,會產生所謂的心絞痛,更嚴重的話就會演變成心肌梗塞。


心導管ABC

傳統的心導管治療是從鼠蹊部的股動脈進入,這是一條供應下肢的動脈,從這裡進入的優點是血管很大條,對醫生來說比較好進行手術。但是對病人而言,缺點是進行完手術之後必須在床上用重物壓著傷口一段時間才可以下床。近期的心導管手術會選擇從手腕附近的橈動脈進去,這裡的血管比較小條,有些人的血管位於較深的位置,不一定進的去,但是對病人的優點是進行完手術之後,只需要在手腕上綁上繃帶止血即可,可以下床的時間可以大幅的縮短。必須說明的是若從股動脈進去,按壓止血的時候,病人不能下床,身體不能隨意轉動,必須連續四個小時(甚至更長),這一件相當辛苦的事情。各位可以模擬一下,平躺在床上,用啞鈴壓著鼠蹊部10分鐘就會感到不舒服,更何況是四個小時,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可想而知。

上面是關於心臟和心肌梗塞和心導管的科普知識。有了以上的知識之後,再來看下面的文章你會比較清楚我描述的狀況。

接下來繼續回到8月16號下午的時間點。


 [ Notion版本:Chapter 2. 發病過程 ]

留言